其實之前我已經貼過一篇在BBS上撰寫的空想科學--之--蒸氣男孩篇,算是當時沒時間寫觀後感想的胡亂湊數文章(笑)。
過年前我在某書店買了蒸氣男孩(Steam Boy,以下儘量用中文稱呼片名)的台灣代理版,結果一直擱到大年初四,太太帶小朋友們上台北跟姊妹聚會、自己一個人窮極無聊的情況下,就順手看了一遍....啊!當然之前看過了,不過因為我覺得這部片有收藏的價值才去買了一套。
故事內容就不簡介了,網路上一堆資料請自行搜尋。我不會跟大家分析科技的濫用、或者什麼感人肺腑的體會
看完後,突然想要把一些雜感想寫下來:
1.
蒸氣男孩的製作時間9年、總動畫枚數高達18萬張,製作費更高達24億日圓,也是日本史上製作費最高的動畫片之一,但是票房收入(詳日本wiki)僅有11.6億日圓...目前手上並無DVD等收入的資訊,不過整體來說應該是賠錢的...
2.
監督大友克洋在DVD的特典中,提及這部片的原點是手塚治蟲老師的"原子小金剛",就如同之前的"AKIRA"是以"鐵人28號"為原點(所以故事中有出現"28"編號的器官瓶罐容器...不過說起來很多日本動漫畫中描寫力量很大的角色時都會給個"28號"的編號,這已經是傳統了...(笑)),都是描述人類得到力量但卻無法控制力量的議題;另外,正因為向"原子小金剛"致敬,所以連本片片名スチームボーイ(SteamBoy)都是模仿"原子小金剛(日文名為鉄腕アトム(Atom))"的對海外輸出用片名"アストロボーイ(AstroBoy)"。
3.
當大友監督被問及為何要以19世紀為主題,他給了幾個答覆:
a.
之前他製作動畫"Memory"中的第三段"大砲之街"時,就很想繼續把那個主題延續下去。而"大砲之街"故事背景的時空正是以19世紀末為範本(點選連結看影片,抱歉Youtube找不到...)。
b.
如果是像"AKIRA"那樣的科幻片,使用電腦修飾畫面是理所當然的,一點也沒有違和感;但正因為是19世紀,所以用CG更有價值,更要思考在那個時代的氛圍中,可以讓電腦特效毫不突兀的展現在畫面中。
4.
"大砲之街"是大友監督首度嘗試一鏡到底的動畫,其中也用了很多以手繪3D貼圖為背景的嘗試。現在在動畫使用3D CG已經司空見慣的現在,請思考整部"Memory"在1995年公開上映,當時動畫使用CG還是鳳毛麟角的高昂費用時代,就知道大友克洋要克服多少技術上的問題了。蒸氣男孩的公開上映時間是2004年,如果以製作時間9年回推的話就是1995年,等於是幾乎在"Memory"推出後就開始籌備至做這部片了。所以當網路上有些人在講"那個3D特效沒什麼"的時候,其實是沒把時間脈絡放進去思考的。
5.
最後蒸氣城跑出旋轉木馬以及摩天輪,那個場景突然讓我想起了1987年發行的OVA動畫"機器人嘉年華會(ロボットカーニバル(Robot Carnival))",片頭那台巨大的嘉年華坦克。本片由9部短片組成,9個監督各自以"機械人"為主題發揮自己的手本戲,其中片頭及片尾的監督及分鏡正是大友克洋。
6.
片中男主角"雷"的聲優是鈴木杏。我剛看DVD特典時,發覺她跟主角人物設定有驚人的相似度。不過我很確定大友克洋不是以她為臨摹範本,因為鈴木杏1987年才出生,本片開始籌備(1995)時她才8歲。
鈴木杏本身的聲音也帶點男孩子氣的聲調,基本上我覺得她很稱職,儘管她不是專業的聲優。還有,雖然附上的圖片看起來有點怪,她本人長的蠻具個性美的,識別度很高...不過美美的圖片就請各位自行上網搜尋了(攤手)~~
******
新的一年,僅以此文
其實今天早上去看了嘉年華戲院上午10點場的"借物少女艾莉緹"後,本來想寫觀後感想的,不料下午看了蒸氣男孩DVD後就不由自主的改主題了...XD
...好吧,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