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5月7日 星期四

Re: 屋漏偏遭連夜雨(東海建築B館討論)

發信人: jjh (十三號星期五的傑森), 信區: Architecture
標  題: Re: 屋漏偏遭連夜雨
發信站: 大度山之戀 (Fri Sep 28 02:53:53 2001) , 轉信

【 在 backspace (潛行者) 的大作中提到: 】
: 對於b館  實在不知道該不該自己發言
: 進來b館一年多  已經做了一次工作空間改善
: 現在正在進行第二次 
: 很無奈
: 首先  我很想問
: b館當初就不是為了工作室而建立
: 那為何要百般委屈的遷就b館  讓它成為工作室?


我是第一屆的B組畢業生,也看著B館從無到有蓋起來,也聽過設計者阮老師的說明,我想我大概有點資格回答這些問題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首先,B館是不折不扣的以工作室的目的而建立起來的建築物,目的就是為了因應B組的成立而增設的空間。

: 如果它就是要成為工作室了
: 那我們所面對的  是否就是
: 建築物本身在改變使用用途時所需要的變更?!
: (我絕對不相信當初建b館時有考慮成為工作室的可能)


B館蠻擁擠的對不對?本來B館是為了二個年級所設立的空間,可是B組是三年制的啊!B組成立第二年時,當時的第一屆已經使用目前為電腦工作室的原大五隔間,所以清出當時廢棄不用的建築研究室空間當作B組的另一個工作室,這個空間就是現在的木工房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第三年(民國83年),B館已經落成,所以大家高高興興的搬過去。第三年起,B組的編制已經完全,此時的B館空間使用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二樓工作室:第一屆(三年級)
二樓小空間:阮偉明老師辦公室
一樓工作室:第二屆(二年級)
二樓小空間:小教室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那麼第三屆(一年級)到哪去了?答案是現在的木工房的空間。原來第一屆使用的空間還給大學部五年級。

但是這個如意算盤不久就因為兩個因素而破局:
1.木工房的成立,迫使B組必須退出該空間,所以以後一年級就被迫與二年級擠同一層樓。
2.B組這個三年制的學程,結果留四年的人每年都很多,所以一樓的小教室就用來安置這些延畢的人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也許有人會問,為何不蓋三層樓啊!這樣空間就夠了。部分理由是經費不允許(很多是系友捐的),再來是本來想說一年級就用原系館的空間就好了,木工房的部分本來是動到工設系地下室的工作室腦筋,不料工設系根本毫無意願出借,所以建築系只好自己搞木工房.....

: 這樣的變更  我覺得是一些大的動作
: 回到工作室空間的本質問題上來看
: 可能需要檢討:
: 工作室的空間是否真的需要這麼高的挑空?
: 工作室的照明是否真的需要一個只能表現美麗拱頂的燈?


這個是設計者的意念,請去問阮老師,我想板上沒有人可以回答你這個問題。退一步說,你為何不去質疑”為何路思義教堂需要這麼高的挑空?為何要做這麼昂貴的雙曲面版?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你大概沒看過早期建築系的照片吧!那個屋頂可更炫呢!

: 工作室的介面是否真的需要一整排的玻璃落地窗來展示工作?

要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B組在建築系中本來就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,畢業後拿的是碩士證書
(以一個讀東海建築系的學生而言,必須7年才拿的到,但是B組理論上
只要三年就可以),但是修的課程幾乎跟大學部重疊。當年成立時,大
學部的反彈可不小。展示工作室的企圖是要向大學部開放,以達成與大學部
交流的目的,現在看來這個企圖是成功的。反過來看A組的空間就比較封閉,
裡頭做些什麼比較看不出來。

: 工作室的出入口是否真的需要這麼多?

見仁見智。但既然做了落地窗,會作成開放式是可以理解的。無論如何,
這些開口都是可以封閉管制的,端看目前使用者的需要。

: 諸如此類
: 我想先說  我本身其實是很喜歡b館的設計
: 我覺得  它是一個美麗的展示空間
: 可絕對不是一個美好的工作室空間!!
: 或許一個建築物在改變使用用途時
: 東貼西補  東搭西建  東改西修
: 形式上變得不如原本的設計美麗時
: 說不定我們能夠感受到它更多的魅力呢?!
: 建築物都是有生命週期的
: 我們不能期待他永遠如新
: 那麼我們能夠欣然接受它變舊嗎
: 我不希望看到b館就像看到連戰的太太
: 努力繃持著脆弱而恐怖的美麗
: 對於每年來一次  藉設計課來做的工作空間改善
: 我還是覺得  學習的效果遠大於實質的效果
: 要在這麼短的時間(兩週)  用這麼少的經費(學生每人出500元)
: 然後再由學生自己施工
: 沒錯  學生們真的學習到了許多  空間上 構造上 材料上 施工上.....
: 然後呢
: 能做的改善真的有限  工作室的空間品質真的還是很爛


”有限”表示還是有效果吧!不要妄自菲薄啊!退一步說,這樣你更可以知道多少錢能作多少事。

再來,你覺得”空間品質很爛”是指?如果是指擁擠,大片玻璃,開口多的話,我想我已經解釋了。如果是指”油漆斑駁”之類的,那麼整修吧!如果是指物理環境很差,那我同意。那個拱頂其實也負擔著導出熱氣的任務,但顯然成效不大。另外沒有雨遮及遮陽板則是設計者的堅持,但是下雨或大太陽時大家就慘了。

: 我覺得校方 或是 系上 應該要負責一點吧
: 不要再自欺欺人了


校方及系方誰在自欺欺人?是否可以說的詳細點?

: 其實  站在忠實使用者的立場  我想要的很少
: 我才不在乎空間的交流性 視野的穿透性 公共與私密的協調性  等等狗屁


那不是狗屁。在當年的氣氛中,B館這樣設計是正確的。只是物環方面沒有搞好。

: 我只想要一個夏天涼快的工作室
: 我真的只想要涼快一點
: 非常熱切的希望
: 其他什麼都不管也可以了
: 涼快一點就好了
: 我本身 已經沒有耐性 期待b館的物環了


你自己都知道關鍵在物環了對不對?那你有沒有好的建議?比如說窗戶加設鋁百業遮陽板,入口處加設雨遮,然後還能設計的很好看。屋頂有沒有好的隔熱對策?建築物理環境的課有上吧?翻翻書或者請教物環的老師解決方案?

系館二樓挑空邊辦公室通向大學部工作室的走道底端牆上掛著”壁癌”的解說牌子,雖然無奈指出系館牆體處處壁癌的毛病,但何嘗不是一種教育?B館興建中,牆體使用的發泡混凝土磚堆在停車場近半年,上頭全是英文,我還特別查了英文意義然後查書確認此材料,然後寫了一個簡介貼在那堆材料上頭讓大家認識。B館有沒有改善的機會?有的,在板上大聲疾呼讓老師正視此事是一種辦法;了解問題所在並向系上提議,甚至申請經費也是一種辦法;回家作設計,矇上眼睛不正視問題也是一種辦法(至少自己的問題解決了...)。

你想怎麼做?

: 或許  也無所謂  大不了回家自己做
: 或許  也無所謂  換一間比較人性的學校
: 或許  也無所謂  無須堅持對設計的喜好
: 唉


這是我個人最厭惡的態度。真的這樣,當初你幹嘛佔著一個入學名額?為何不讓更有理想,更有衝勁的人進來?

真的不要妄自菲薄,你(或者該說”你們”,我沒有把事情都推給你的意思,請明鑒)有試著跟系上爭取過嗎?試試看吧!

--
          -------------------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Jason Hong

           我是賤鹽...呵呵...
          -------------------  

沒有留言: